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低价中标”亟待治理, “质量为本”才是发展之道

2017/6/8 17:17:17      点击:

     “在招投标中,低价就能中标,造成大家不比质量,只比价格低。” 

                  

       在不久前开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中,一些企业主抱怨,目前,一些地方在招投标中存在的“低价中标”现象,已经成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突出障碍,亟待治理和规范。 

                   

      一般情况下,按照市场规律,招投标中的投标价或中标价不得低于成本价。然而在现实中,部分招标单位在招标环节忽视质量要求,唯价格论,造成中标价低于甚至远低于成本价。这些以低于成本价中标的企业,为获取利润,只能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等方面压缩成本,以牺牲产品质量来弥补亏损,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执法检查中,一家曾经获得过政府质量奖的线缆企业直言:生产企业没有利润空间,被逼得偷工减料,突破底线。事实上,因低价中标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甚至酿成安全事故的案例,并不鲜见。

                         

     “低价中标”现象之所以出现,和法律法规执行不严、监管机制不完善有一定关系,而从根源上讲,是鼓励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不足导致的。当有的企业每年拿出很多利润来搞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时,个别企业靠偷工减料、假冒仿制也能同台竞技,甚至竞争成功。这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对整个制造业也是一个打击。   

        令人慰藉的是,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靠偷工减料甚至假冒伪劣来获利,空间正日益逼仄。一方面,目前,随着监管部门从标前、标中到标后的全流程监管,招标投标活动逐步规范化,通过低价中标进而谋求灰色利益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一些低价中标的企业经常由于利润极低,造成交期延迟,且无法保证质量,让招标方付出了更高的代价。在工程领域,有人将这一现象戏称为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业主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在产品质量上不愿意投入的企业,生存也将愈发艰难。我们应该顺应和把握好这一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的趋势,使现行法律规定更具可操作性,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使守法企业一路绿灯、违法企业处处受阻,让企业主动对产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红门深知,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红门从原材料到加工、出厂层层把控,力求保证品质。红门采用德国汉高(Henkel)金属表面前处理技术、世界一流的阿克苏诺贝尔静电粉末喷涂技术有效增强产品的耐候性及抗腐蚀性;使用含锌量高于130克/平方米的锌钢型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从基材到包装出厂历经16道工艺流程,严格把控生产过程。

               

        红门产品,用质量说话,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深刻认识“质量为本”的企业理念。 红门产品投入市场以来,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红门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用诚信经营打动客户,凭借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赢得合作伙伴的信赖,这才是红门在行业竞争中,让自身稳步发展、不卑不亢的优势所在。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人民日报》王比学